本人有一个 60cm 的小草缸,养了几十条各种小型观赏鱼虾螺,灯光、滤桶、瀑布上滤、底层陶粒基础、硝化系统等等一一齐全,整个生态系统也已经很成熟了,平常两三个星期换半缸水就好,几个月都不会死一条鱼,也没有出现藻类爆发等等情况 ~~
【鱼水圈APP下载iOS】 | 【鱼水圈APP下载Android】
后来发现这个草缸的水好肥啊,里面的水草长得太旺盛了,我都得每个月修剪一次,要不缸里都长成森林了。
然后在网上逛的时候,发现说用鱼缸水浇花很好啊,正好我家也养了好些盆花,于是这之后鱼缸就不再换水了,直接用小桶把水舀出来去浇花,然后添进去同样的自来水就好了,时间间隔基本上就是根据花盆土壤的干湿情况来的,大致是一周浇两次花,用掉四桶水,大概 20 多升吧,就当是换水了。
再后来有次去一家生态大棚的农家乐,里面的大型鱼菜共生系统做的很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于是这不就来咱吧研究技术了。
所以接下来准备做一个我自己的小型的鱼菜共生系统,鉴于原有的鱼缸已经很稳定了,所以只需要增加蔬菜种植的部分以及鱼缸和蔬菜联通的系统就可以了。
所以在咱吧研究了一天,做了下面这个计划,各位大神看看有什么不足的,我再改进改进。
本文很多图片大小看不清大家可以长按保存放大查看
这个是刚开缸两周左右的照片,现在已经没有下面的草坪了,全都长满了画面中间那种水草,也很漂亮,另外又增加了一个外置滤桶,画面里面的瀑布上虑也还在用。
所以这次增加蔬菜种植部分就不再考虑硝化系统了,外置的滤桶再加上草缸底层的陶粒应该已经可以了。
新下单了一些小构件,用来制作种植箱内部滴漏系统,包含:
1、6mm 软管一卷 45m 备用——>22 元;
2、6mm 等径 L 弯头——>1.1 元 *18;(两套种植箱的数量,另备有余量,下同)
3、6mm 等径 T 型三通——>0.6 元 *24;
4、6mm 等径直通——>0.7 元 *8;
5、接头 6mm气饼 60mm 水族箱气泡石——>2.5 元3;
6、6mm 止回阀——>2.5 元 *2;
总计 74.3 元。
清单里面买了 2 个水泵,鱼友说考虑回流不再用泵,所以省下来一个水泵,现在考虑把这个省下来的泵做一个自动浇花系统,嗯,定时插座已经有了、备用的 6mm 软管也有,只用增加下面这些就可以了。
■ 1、6mm-4mm-6mm 三通 15 个——>18 元;
■ 2、4mm 软管 5 米(绰绰有余)——>10 元;
■ 3、6mm 软管堵头 2 个——>2 元;
■ 4、滴灌地插 360 度微喷头 20 个(备 5 个余量)——>10 元;
■ 邮费 10 元,总计 50 元。
■ 目前花费 654.3 元。X 宝东西真贵。现在正在陆续到货中,已收到定时插座、水泵 *2。
这两个定时插线板,只有按天定时,比如每天(或者按星期几,类似手机闹钟)几点几分通电,几点几分关电,一共设置也就 16-20 个定时计划,这样的设置方案只适合照明灯、鱼缸过滤泵、饮水机这样的一开好几个小时或者大半天那样的设备。
我们鱼菜共生潮汐加水这样的水泵,一般都是通电几分钟,断电几十分钟,再通电几分钟,再断电几十分钟,这样的无限循环,要是按天来算,一天都 30 多个循环了吧,上面的定时插座就远远不够用了,所以只好又另买了一个插座:
这样就可以了,最小精确到秒。。话说我昨天测试了一下,我那一个种植箱加满水只有 80 秒。。。。
前面买的两个插线板留着给饮水机(每天 7 点到 22 点通电)、鱼缸照明(每天 9 点到 21 点通电)、定时浇花(周日 9 点到 11 点)用吧。
我买的这个种植箱根据图片尺寸计算的容积,买了下面一共 14 包陶粒:
买回来发现装不下,3mm 的 2 包放底层,上面放了 4 包 5mm 的,3 包 8mm 的,一共就用了 9 包,所以还剩 5 包。。。。。
今天准备买第二个种植箱,所以还需要 (14-5=9) - 5=4 包,还需要 4 包就可以了,为了保险起见,又买了 5 包。。。
前面买的种植箱到手之后,发现不就是一个收纳盒嘛,店主自己改造了一下,加了定植篮等配件,竟然卖我 55,就算不要其中赠送的液体肥、菜种、液面浮标等等,还得算我 40 块吧。太黑了。而且开孔 23mm 太小,也就种种韭菜小葱什么的。
所以买第二个种植箱的话,得思考一下。
看!同样的东西,一个才 11.8,一口气买了仨,带上之前的那个,等于我有四个种植箱了。两个盖子做成 23mm24 孔的,可以种细高型的菜,两个盖子做成 35mm11 孔的,可以种叶子菜。多余两个箱子可以用来当遮阳盖,种蒜黄。
我自己家里有小型的手钻,所以买了两个打孔钻头,搞定。
配套的定植篮和海绵。
东西到的差不多了,我又把整个系统接了一下,发现可以优化优化,所以重新画了个系统图。
一个水泵(橘黄色图例)就可以了,平时用来给种植箱进行潮汐式上水,每两个小时上水一次(2 分钟),通过(定时插座 1)进行控制。平常(常开电磁阀)是开通状态,当然(常闭电磁阀)是断开状态,这样水泵上水只会流入种植箱。
浇花设定一周一次,比如周六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这次上水,两个电磁阀通过(定时插座 2)控制通电,于是线路转换,常开电磁阀关闭,常闭电磁阀打开,于是水就流向花盆了,当然也能根据情况,设定一周浇水两次、三次,或者一次浇水的时间为两个上水周期(也就是浇得更透呗)。
一开始买的各种配件,三通,弯头,直通,止回阀,气泡石是回水的时候用过滤用的,后来发现买多了。
■ 其中那卷 45m 的软管气味太大,直觉塑化剂什么的肯定超标,退货了。
■ 跟据上面的系统图,三通只用了五个:
■ 1、常开常闭电磁阀上端一个;2、种植箱 1 进水口外部一个;3、种植箱 1 进水口内部分水 1 个;4、种植箱 2 进水口内部分水 1 个;5、浇花线路分水一个。
■ 弯头没用上;止回阀没用上;
■ 气泡石三个都用了(1、种植箱 1 回水口一个,2、种植箱 1 和种植箱 2 对接各一个);
■ 直通原本是用来种植箱穿孔用的,两侧打胶,弄完感觉不好看,也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漏水了,所以重新买了下面这个用来穿孔用:
穿板直通(6mm-M10-6mm)+ 橡胶垫片(8mm)+ 穿板直通螺母(M10),完胜两侧打胶的直通。。。。为了这个 M10 的孔洞,又买了一把钻头(3mm–10mm),这里 M10 螺杆需要用 10mm 的钻:
■ 穿板直通(6mm-M10-6mm)总计会用 5 个:
■ 1、种植箱 1 进水口;2、种植箱 2 进水口;3、种植箱 1 出水口;45、种植箱 1 和 2 连接处各一个。
■ 上面的小型过滤器买了俩,目前没地方用,主要是为了以后种植箱一旦出现爆藻的话,可以进一步过滤回水。
■ 4 分外丝常开电磁阀、常闭电磁阀各一个,6mm 转 4 分内丝接头 6 个(其中 2 个备用)。
■ 软管又买了 10 米备用。
■ 6mm 堵头两个备用。
■ 多买了一个 6mm 的手动阀门,回头检修的时候方便。
下面是自动浇水系统:
因为 X 宝上类似的滴头接口,基本上都是 4mm 的,我这个系统用的软管都是 6mm 的,整个系统我设定了 12 个喷头,所以买了 15 个 6mm-4mm-6mm 的变径三通,用来从 6mm 的主管上接 4mm 的支管;又买了 5m 的 4mm 软管(根本用不完,支管也就 5cm 一个就可以了,12 个头也就 60cm);堵头两个备用(主要是方便后期增加花盆和喷头);滴头不知道耐用不,买了 20 个,反正便宜。
我想起来止回阀是为什么买了,因为一开始没考虑用常开常闭电磁阀的时候,浇花是想另外用个泵的,这样就得防止泵停了之后管道虹吸继续往花盆流水,所以需要下面这样的系统来控制,当浇花水泵开启的时候,因为止回阀是逆向的,所以水只能流入花盆,当水泵停了之后,因重力虹吸作用,止回阀打开,空气进入,打破虹吸效应:
目前只有一个种植箱,新买的还没到,浇花部分的配件也没有到,所以昨天晚上回去先实验了单个种植箱的上下水,发现一些问题:
给水管和回水管先是顺着阳台栏杆顶部扶手背后横向隐蔽式走线,接通之后试了一把,发现回水管的空气段过长,造成无法正常形成虹吸,如上图。
空气段太长的话,减少空气段试试呗:
好吧,还是不行,虹吸无法形成。
看来只能用外力把回水管里的空气排空才行,能利用的非人力只有这个给水管的水泵啊,接上试试:
OK,完美实现虹吸。
只是给水管分流太多,用来排除回水管空气的水流只有三分之一,如果算上给水管出口和回水管气泡石的部分没有管道阻力,而回水管阻力大,那水流连三分之一都没有,万一出现种植箱已经加满水,而回水管空气还没排到位就麻烦了,所以加大回水管排空空气水流的力度呗,如下:
回水管排除空气用的水流加到二分之一,这样应该很完美了,但是我自己觉得这样有点二逼,原本是给种植箱加水用的,现在又搞回来一半,杀敌一千,自杀五百……
思考是人类前进的药引子,忽然我就顿悟了:
上面这个系统应该是目前最完美的了,恨我走了那么多弯路 ~~~~ 顺便画个双种植箱串联的:
不出意外的话,我的鱼菜共生和自动浇花系统图应该就是这样的了:
下面是整个系统完整的物料表:
1、原有鱼缸(包含完整的硝化系统,底滤筒,上滤瀑布,灯光,灯光定时插座);
2、蔬菜种植箱(需要利用搁架、花架来保证蔬菜种植箱的底部海拔要高于鱼缸水面,最好十公分以上);
3、12V 微型潜水泵一个(扬程 2 米以上,进水口自带过滤,出水口 6mm 直径,需要配合内径 6mm/ 外径 8mm 的 pvc 软管);
4、6mm 内径的 pvc 软管 20 米(根据自己户型格局估算);
5、6mm 等径三通 2 个;
6、穿板直通(6mm-M10-6mm)两个(一个种植箱一个),需要配套的 M10 螺母 2 个,以及内径 8mm 的橡胶垫片 2 个;
7、气泡石两个(一个种植箱一个);
8、6mm 弯头一个(种植箱二的进出水口使用,不建议直接对接穿板直通;此处若有第三个种植箱的话,可改为等径三通,管道往后顺延。);
9、常闭电磁阀、常开电磁阀各一个(4 分外牙接头);
10、6mm 转 4 分内牙接头 4 个,用来安装上一条的两个电磁阀;
11、6mm-4mm-6mm 变径三通 9 个(上图花架上面示意的 9 个,可根据自己家花盆多少略微增加或减少);
12、4mm 透明 pvc 软管若干(用于对接滴灌喷头);
13、4mm 接口的 8 孔带地插滴灌喷头 9 个上图花架上面示意的 9 个,可根据自己家花盆多少略微增加或减少);
14、6mm 堵头一个(浇花系统最末端);
15、循环定时插座一个(用于定时接通第 3 条的水泵给种植箱潮汐式供水,这个定时器需要看 11 楼的帖子里面 2017-7-16 那天订单的那种插座,要有精确到 1 秒级别的循环设定功能);
16、按日程定时器插座一个(用于定时给第 9 条的两个电磁阀供电,用于切换种植箱供水管道和浇花管道的水流,这个定时器也要看 11 楼的帖子里面 2017-7-13 那天订单的那种插座,买那种可以设定周一周二周三……周日指定时间开关功能的插座);
18、12 伏 DC 变压电源一个(用来给第 9 条的两个电磁阀供电,这个我家之前就有,所以我省略了没买,淘宝上很多,买个 1A 的就可以带动,两个电磁阀电流合一块才 0.5A);
19、种植箱陶粒若干;
20、各种定植篮、定植海绵、植物种子、营养液、硝化细菌菌种。
21、给种植箱底部侧边打孔,安装第 6 条的 6mm-M10-6mm 穿板直通用的 10mm 钻头(这个需要家里有电钻,没有的买一个电钻 30 几块钱,单个钻头一两块钱,一般钻头都买一套 10 块钱)
上面是系统最低配置,为了保险起见,特别是各种接头需要有备用的量。。
下面是非必需,但是很有用的一些配件:
a、6mm 直通(方便对接软管,特别是不要直接从种植箱上拔掉管子);
b、6mm 管道塑料球阀(方便检修断水,有的时候虹吸自流也是很烦人的);
c、6mm 软管外置过滤接头(一旦种植箱出现爆藻,可以及时阻断种植箱和鱼缸的互传);
作为一个在家里搞 DIY 的现代好男人,家里一般有会小手钻吧,那就可以自己制作种植箱了,在 X 宝上购买合适尺寸的收纳盒,然后自己改造成种植箱,比直接买成品种植箱划算太多了。
只需要选定你要用的定植篮尺寸,然后根据定植篮尺寸,购买对应的打孔钻头即可。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订单都到了,关键的种植箱来了就可以开始加工了。
▲显示定植篮开孔钻头,买了两个规格的 23mm 和 45mm,钻头和定植篮完美配套。
然后还有一盒小钻头,用来给穿板直通打孔,需要 9mm 的。
▲打完了才想起来拍照,中间灰色的 24 孔的是之前买的成品种植箱,人家专业的就是打的圆啊,我打的两边的是我打的,毛边还没清理。
▲这是清理过毛边的,很不错了。前一张灰色的左边那个是 55 元成品的,剩下三个是我自己加工的 11.8 元的,看上去很完美啊。
▲装上定植篮试试,严丝合缝,阻尼也不错,不是很松动的那种。
▲穿板直通 6mm-M10-6mm,以及配套的螺母和 8mm 垫圈,9mm 钻头。
▲穿板直通的孔,放在侧角。
▲let‘s go
▲完美。
前两天周末在家,吧整台系统对接完毕,又有新情况,哎,系统图又得改:
▲上图的系统图,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开电磁阀非常影响种植箱给水管的水压,造成回流虹吸无法实现,另外种植箱 1 和种植箱 2 采用串联形式,种植箱 2 因为处于远端,所以造成种植箱 1 已经加满水了,种植箱 2 还早呢……所以改进了一下,如下图:
取消电磁阀,暂时先不考虑自动浇花了,改为手动,先把种植箱这部分给搞定再说,所以种植箱改为并联,这样两个种植箱水压一样,上水下水的时间就一致了。
▲常开、常闭两个电磁阀并联,真心丑啊,也不好用,造成供水管无法回流,只好取消了。
Reference :sanmoking
欢迎来到AquaU鱼水圈
注册 关于